在无人机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,无人机链条却存在着诸多问题,让不少从业者成为了被收割的“韭菜”。
无人机产业涵盖了研发、生产、销售、培训、售后等多个环节,从研发端来看,一些企业看似雄心勃勃,投入大量资金声称要打造高性能无人机,其中部分企业缺乏核心技术积累,只是跟风模仿,产品质量参差不齐,它们将大量精力放在概念炒作上,吸引投资者目光,却在实际性能上难以达标,这使得许多投资者在对行业前景的盲目乐观下,被卷入其中,最终发现自己投入的资金打了水漂,成为了第一批“韭菜”。
生产环节也不乏乱象,一些小作坊式的生产厂家,为了降低成本,使用劣质材料,生产出的无人机存在严重安全隐患,这些产品流入市场后,不仅损害了消费者权益,也给整个行业形象抹黑,购买了这类产品的消费者,以及与之相关的下游企业,都在无形中遭受损失,成为了无序产业链条下的牺牲品。
销售领域更是鱼龙混杂,一些不良商家打着低价促销的幌子,售卖没有售后保障的无人机产品,消费者购买后,一旦出现问题,往往找不到售后渠道,或者售后敷衍了事,还有些商家利用消费者对无人机知识的欠缺,夸大产品性能,误导消费者购买高价低质的产品,消费者如同被蒙眼的羔羊,在这场交易中被狠狠宰割。
培训环节同样问题重重,部分无人机培训机构资质不全,师资力量薄弱,培训内容空洞无物,它们以快速拿证为诱饵,收取高额培训费用,学员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参加培训后,却发现所学知识根本无法应对实际工作需求,就业更是无从谈起,这些学员成为了培训市场乱象的受害者,沦为了“韭菜”。
售后环节作为无人机链条的重要一环,本应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,但一些企业售后推诿扯皮,对产品故障拖延处理,甚至拒绝维修或更换零部件,消费者在经历了购买时的高价、使用中的各种问题后,还要面对售后的冷漠,整个消费体验糟糕透顶,成为了被无情收割的“韭菜”。
无人机链条的种种乱象,让众多参与者成为了“韭菜”,要改变这一局面,需要政府加强监管,规范行业标准;企业提升自身技术实力和道德水准,诚信经营;消费者也要提高辨别能力,不盲目跟风投资或消费,共同营造一个健康、有序的无人机产业环境,避免更多“韭菜”悲剧的发生。
添加新评论